来自“央视”的消息,就在上周末,英国国防大臣约翰·希利站在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甲板上,面对澳大利亚副总理与各国记者,以近乎戏剧化的姿态宣称:若台海爆发冲突,英国已准备好“并肩作战保卫台湾”。这番言论迅速引发国际震动。毫无疑问,这又是一次西方国家效仿安倍名句,搞的一次“台湾有事,就是英国有事”的政治挑衅模组。与其说是战略宣示,不如说是一场精心设计却漏洞百出的政治投机。
先来说事情本身吧。英国佬在什么场合说的这话?美国早些时候纠集17国搞“护身军刀”联合军演。英国也在此列。而在上周末,来参加演习的英国海军航母“威尔士亲王”号抵达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。于是就有了上面的一幕。而和希利一同登舰的澳大利亚副总理马尔斯倒是真被吓的够呛。前段时间,澳大利亚才盯着美国压力,要坚持和中国修复关系,你这几句话,澳大利亚不是白得罪特朗普了。
有一说一,在这场演习里,英国人可以说丢人丢到家了。不光是演习时迟到,无法完成机动任务,更有演习期间,航母搭载的F-35B舰载机因故障迫降印度,结果滞留38天并需每日支付高额停机费。英国海军看似拥有双航母编队,实则主力舰艇仅剩6艘驱逐舰和13艘护卫舰,F-35B长期依赖海空军拼凑才勉强凑足编制,远洋作战能力更因后勤薄弱被评估为“难以持续30天”。
已经完美展示军力衰微的英国人旗开网,却公开挑衅中国。这更像是借中国话题,来向世界展示自己“还能拎得动刀”,敢挑衅已经公认的世界强国。
事实上,从英国国内的政治问题、战略附庸和联盟问题的角度来说,英国防长此举也并非意外。先来说政治上的问题,保守党政府深陷经济低迷与民意支持率滑坡的泥潭。最新民调显示62%英国民众支持对外强硬姿态,台海议题成为转移国内矛盾的廉价工具。通过塑造“全球大国”人设,政府试图掩盖GDP被印度超越、国防预算增长乏力的窘境。
而在战略附庸方面,即无底线讨好美国这一层面来说,特朗普一结束访英,英国便抛出涉台暴论,时间点上也过于巧合了。英美钢铁关税谈判陷入僵局,伦敦亟需以“印太急先锋”角色换取华盛顿关税豁免。更深层的是,英国近年签署《美英军事互操作协议》,明确将自身绑定于美国“印太战略”战车,其航母亚太部署高度依赖美军情报与后勤支援,独立性名存实亡。
最后,就是联盟问题,在对华态度上,五眼联盟内部是存在分歧的。美国副防长科尔比此前施压日澳承诺武力干预台海,遭澳大利亚委婉回绝。英国以“带头表态”方式逼迫亚太盟友跟进,将地理上远离台海的自己伪装成“坚定干涉者”,实则将日澳菲等前线国家推为潜在“亚洲乌克兰”,复制美国以代理人消耗对手的战略。这种“离岸拱火”策略,暴露出其牺牲盟友换取地缘影响力的算计。
短期内来看,英国这类“象征性干涉”可能刺激更多西方政客效仿。而这一点,无疑会给岛内分裂势力持续释放错误信号,将两岸彻底推下悬崖。台海“擦枪走火”风险上升。要知道,光是2025年上半年,美国就在台海周边实施超50次侦察演训,联合军演规模创纪录,而解放军同步以多轮实弹演训强硬回应。
但长远观之,西方阵营的干预决心将被两大现实瓦解:一个是代价问题。即便美国也难独自应对台海高强度冲突,遑论军力捉襟见肘的英国。兰德公司推演显示,介入台海需付出数十艘舰艇、数百架战机损失,此代价对任何国家均属灾难。
另一个是全球南方觉醒加速旗开网,是中国通过金砖机制与上合组织强化“反干涉统一战线”,与东盟推进“南海行为准则”落地。当西方以殖民思维介入亚太,新兴国家更倾向支持“主权不容干涉”的国际法基本准则——这也是为何联合国报告直言台海紧张源于“外部煽动”
创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